初秋,一杯青茶润秋燥
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江玉梅
初秋,暑热尚未退尽,气候开始干燥,容易令人口干舌燥、嘴唇皲裂,中医称之“秋燥”。这时宜饮青茶。
青茶,又称乌龙茶,属半发酵茶,介于绿茶、红茶之间。其色泽青褐,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,叶缘呈红色,素有“青叶镶边”的美称。
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,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,不寒不热,温热适中,有润肤、润喉、生津、清除体内积热、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,是我国几大茶类中,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。
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、广东乌龙、台湾乌龙,以闽北武夷岩茶、闽南安溪铁观音最为著名。但乌龙茶类很多是以茶树品种而分,如铁观音、奇兰、梅占、水仙、桃仁、毛蟹等。用 100℃沸水冲泡片刻,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,品时香气浓郁,齿颊留香。
除此之外,乌龙茶还能提高能量代谢。日本科学家曾对红茶、绿茶、乌龙茶进行基础代谢功能的测试。结果发现,在水质不变、喝同样300 毫升茶水的情况下,红茶 1 小时能提高20千焦的代谢,绿茶能提高16 千焦的代谢,而乌龙茶最多,能提高36千焦的代谢,且乌龙茶的功效可延续5个小时。所以喝一杯乌龙茶就相当于快走 15 分钟或上下楼梯10分钟。
链接
两大茶饮方缓解秋燥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专家 柳红芳
秋燥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、掉屑、咳嗽、烦躁易怒等。以下两个是经典的降秋燥茶饮方。
1
五汁饮
配方:梨 1000 克(以雪花梨为佳),鲜藕 500 克,鲜芦根100克,鲜麦冬500克,荸荠500克
制法:将梨(带皮)、鲜藕、荸荠榨成汁,将不易榨汁的芦根和麦冬煮水取汁(煮后50毫升左右),将榨成的汁与煮后的水兑在一起饮用即可。
功效:生津、润燥、清热。该方对干燥症也有一定效果。
注意事项:五汁饮中很重要的一个原料是梨,含糖量很高。有糖尿病的患者饮用时要去除梨,变成四汁饮,同样可以起到生津润燥的作用,但味道会逊色一些。另外,脾胃虚寒者也不适合饮用。
2
二冬汤
麦冬和天冬药用部位都是百合科植物的块根,二者都有养阴的作用,天冬的养阴作用要强于麦冬。天冬不但能润肺,还能滋肾,二者加起来能润肺滋肾,降气止咳。
配方:天冬、麦冬、蜂蜜
制法:将天冬、麦冬各30克洗净,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,小火煮 30 分钟,煮好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调服。
功效:滋阴润燥,补虚润肺止咳。